1942年,31岁的萧红因病离世,好友:她看起来就不长寿_萧军_汪恩甲_生活

1

1942年,31岁的萧红在香港的一家法国医院离世。她的死在众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惋惜,尤其是她留下的绝笔,里面有四个字让人特别动容:“不甘!不甘!”她的不甘,源于她未能拥有更长久的人生与更多的可能性。

有人曾经这样评价她:“她看起来就不是长寿的样子!”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。对萧红来说,情感的纠葛几乎主宰了她的一生,“情深不寿”的说法恰好道出了她命运的悲剧色彩。四个男人,四段感情,萧红的生活几乎完全被这些情感拉扯着,最终也注定了她的命运带有无法逃避的悲剧结局。

2

展开剩余86%

萧红的初恋,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段纠葛,却也是最深的伤害。她爱上了一个有家室的男人,而这个男人还是她的亲戚——表哥。早在1931年,萧红便与汪恩甲定下了婚事,但她心里早已迷恋上了自己的表哥。家庭中的压抑与不公,让她在心灵上寻求寄托,只有表哥曾在她最孤单的时候给她一些安慰。

尽管表哥外貌平凡,事业也没有显赫成就,但在萧红的心中,他是唯一能够给她带来温暖的人。于是,她不顾伦常与道德,毅然决然与表哥私奔。然而,这场逃离的浪漫很快变成了噩梦。表哥性格懦弱,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,最终在家庭的强大压力下,他选择了回归旧生活,而将所有责任推给了萧红。

面对家人的辱骂与指责,甚至父亲威胁要打死她时,萧红再次被“救”了——这一次是汪恩甲。虽然汪恩甲一直是个不学无术、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,但在这时,他却表现出异常的宽容。他不介意萧红的过错,认为这不过是年轻气盛的结果。在汪恩甲的劝说下,萧红最终得以从家中脱困。

从此,萧红将目光转向了汪恩甲,她认为自己看透了人情冷暖,便不再怀疑这个男人的真心。1931年10月,萧红与父亲彻底断绝关系,搬与汪恩甲同居,开始了她与汪恩甲的新生活。在哈尔滨的旅馆里,她怀上了汪恩甲的孩子。尽管当时她的心情异常兴奋,她相信自己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幸福。然而,不到半年,汪恩甲突然离开,说是家中有事,但萧红再也没见过他。

无情的现实打碎了她的希望。旅馆老板找到她,要求她偿还欠款,而萧红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汪恩甲抛弃。她一度陷入深深的自责与绝望。这段感情也以悲剧收场,仿佛她的一生注定要与悲伤与失落为伴。

3

尽管屡屡遭遇失望与伤害,萧红并没有放弃过对爱情的渴望。她依然相信,在世界的某个角落,可能存在着那个能够给予她幸福的人。萧军的出现,正是她的光明。

萧军对她的爱,让萧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。两人相识时,萧红正面临着人生的巨大困境。怀孕的她已经陷入了贫困与无助,在此时,萧军走进了她的生活。当时,萧红向好友裴馨园求助,但由于欠款太高,裴馨园也束手无策。萧红一度绝望,泪流满面,而就在这时,萧军敲响了她的房门。

萧军并非富裕人家,但他的出现解救了萧红的困境。哈尔滨发生的水灾使得旅馆老板匆忙离开,债务问题自然也不了了之。萧红感受到的,不只是物质上的解脱,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依赖,她被萧军的善良与坚定深深吸引。两人开始了共同的生活,萧红将汪恩甲的孩子送走,以便能专心与萧军过日子。

他们过着贫困的日子,但萧红并不在乎。她认为,只要与心爱的人在一起,就足够了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萧红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开始显现,她的名字也逐渐被更多人熟知。当她的《生死场》一经发表,便引起了轰动。鲁迅曾评价她:“她是天赋使然。”

然而,萧军并不以此为荣。随着萧红的才华日渐崭露,萧军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。他曾经的依赖渐渐转化为嫉妒与不安。萧军开始对她冷嘲热讽,甚至动手打她。尽管如此,萧红依然没有放弃她对萧军的爱。她不愿相信他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,始终抱有希望。

最终,萧军与其他女人的暧昧让两人关系彻底破裂。在萧红的坚持下,萧军同意了分开一段时间。在鲁迅的建议下,萧红去了日本。当她回来时,等着她的,却是萧军与他人的亲密关系。

对于萧红来说,第三段爱情依旧以悲剧收尾。她依然没有得到真正的安宁与幸福,内心的空虚与疲惫越来越深。

4

尽管经历了无数次的情感波折,萧红依然没有完全失去对爱的渴望。她遇到了端木蕻良,一个温柔而稳重的男人。端木蕻良对她的关心与理解,是她以前所没有体验过的。

然而,这时的萧红,已经不再那么轻信爱情。1938年初,她怀上了端木蕻良的孩子,然而这并不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。那时,战争爆发,萧军忽视了她的情况,孤身一人跑去延安参军,而萧红则独自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与动荡。她终于意识到,萧军再也不是那个她可以依赖的人。

萧红决定彻底放下过去,她与端木蕻良结婚,怀着孩子开始了新的生活。然而,她的心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希望与期待,而是带着一份对平凡生活的渴望。她希望过一个安定的、像普通人一样的家庭生活,但命运并未给予她这一简单的愿望。

四年后,萧红生命垂危时,端木蕻良并未在她身边。香港的动荡让他逃到了重庆,萧红独自一人,只有好友骆宾基陪伴她度过最后的时光。

萧红在一生中,付出了全部的情感去爱每一个男人,而最终收获的,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落与伤痛。她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疑问,也许正如她在《呼兰河传》中所写:“人生何如,为什么那么悲凉。”

她的不甘,或许不仅仅是因为爱情的得不到,更多的是因为她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,始终在情感的漩涡中挣扎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下一篇:没有了